7月1-8日,我院“暨教心源”粵桂川結對幫扶團赴對口幫扶地廣西河池環江縣思恩鎮開展“黨徽伴我行”2019年恒行平台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由恒行團委和招生與學生事務管理部推薦,經恒行黨委審批後上報學校,並最終獲批“黨徽伴我行”2019年恒行平台大學生誌願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校級重點團隊,由恒行團委書記栗萬裏、教工第一黨支部書記閆騰老師🛐、招生與學生事務管理部陳忠生老師等擔任帶隊老師,團委副書記毛誌鵬任隊長,活動團隊一行師生共11人,活動內容包括當地小學支教和精準扶貧工作調研🌮。開展活動期間,團隊得到了環江縣教育局和相關村鎮幹部的大力支持👨🏻🦱,順利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
7月2-4日🧑🎨,我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在環江三小開展支教工作,全程得到環江教育局相關領導、環江三小校長羅懿、副校長張毅紅和相關教師的大力支持和熱情接待。團隊參觀了環江三小的課室、書法室、廣播站㊗️、電腦室、活動廣場及新建的教學樓🫰🏼,並對支教期間的內容、課時安排、課程內容等與環江三小教職團隊進行了充分討論。課堂上🧎♂️➡️,隊員們通過講故事、分組討論🥭、知識歌、有獎競答👩🏽、小組PK🫴🏼💆♀️、累計積分等👨🏿🍼,結合生動的動畫視頻和內容豐富的PPT🦟,為環江三小的學生上了一系列氣氛活躍、頗受師生歡迎和好評的課程,並在短短的時間內小學生們建立起了濃濃的師生情。
7月5-7日,實踐團隊分別在思恩鎮三樂村肯福一組💇🏽♂️、陳雙村開展精準扶貧專題調研。調研期間,環江縣老科協會長、人大常委會前副主任譚繼榮及各村第一書記、村委會主任等幹部給予了大力支持,團隊成員通過調查問卷🙅🏽♂️、群眾訪談、實地走訪考察、查閱資料等途徑與當地領導和群眾就精準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因地製宜脫貧辦法、特色經濟農作物的種植、通過移民脫貧、傳承民族文化、發展特色旅遊等實踐經驗以及縣🚣♀️、鎮💺、村執行精準扶貧政策的情況和村幹部在脫貧工作的突出表現等諸多方面做了全面的調研和深入的交流,調研期間,聽到當地幹部最多的共同感慨是🍍,“10幾年前,從未想到能有今天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一路走來✋🏼,深深體會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這一切都是黨和政府給予我們的🤎!”
整個活動期間,路途艱辛,舟車勞頓,風吹日曬🤷🏻,團隊成員克服困難,團結協作,互相幫助🔄,順利完成了所有工作任務🤾🏿♂️🦈。在外在艱苦條件的襯托下🚺,所有隊員此行中收獲的知識🥏、友誼🛐、感動、協調能力🛋、組織經驗等顯得更加充實和可貴。
毛誌鵬𓀃:今年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帶給我的不只有身體上的鍛煉,更有來自心靈的鍛煉,我很珍惜這次活動,也很珍惜參與這次活動的你們!
曾炳森:這次三下鄉活動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活在喧鬧市區的我們💪🏽,懷念那恬靜的環江,想念淳樸可愛的各族孩子們🚀,想到這幾日的經歷🏏,當中種種感受和滋味,也只有真正體驗到了,才深有體會🧑🎨。
陳仁助:選擇奉獻,是因為社會需要我們;選擇給予🍭,是因為人民需要我們;選擇“三下鄉”🧑✈️,是因為責任與使命。轉瞬間,7天的三下鄉活動已經落下帷幕👨👦👦,我們感受頗多,收獲頗多。這次活動讓實踐隊員們收獲了友誼,收獲了快樂,同時也收獲了感動。本次活動讓我學到加強了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贏得了友誼、鍛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回報社會的意識🌓。
陳涵👲🏻🎎:我很感謝老師們能夠讓我參加此次三下鄉活動,在這裏我認識了這麽多優秀的小夥伴們🚶♂️,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像是寶石一般閃耀👨🏿🍳,他們各自都有許許多多的地方值得我學習。通過支教🧚,我體會到了身為老師所肩負的責任感,體會到了能夠將知識傳授於人的滿足感🚫,更體會到了老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有多麽深遠。
鄧惠玲🙋🏻♂️☑️:2019“三下鄉”活動總得來說是十分不錯的🗯,不僅讓我們學會了團結合作的精神還增長了我們的見識,拓展了視野。在這個社會實踐中我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積累了經驗,更讓自己的青春多了一份充滿意義的回憶。